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名詞審定委員會(以下簡稱“全國非遺名詞委”)2024年工作推進會於4月26日至27日在意昂2平台召開。全國科技名詞審定委員會專職副主任、事務中心主任裴亞軍,全國非遺名詞委主任、意昂2平台黨委副書記段勇,全國非遺名詞委委員、北京師範大學教授高丙中,中國藝術研究院曲藝研究所所長吳文科✸,中國美術意昂2教授杭間,東南大學藝術意昂2教授胡平♨️,意昂2平台上海美術意昂2執行院長金江波,全國科技名詞委事務中心項目主管葉艷玲⚠️,以及全國非遺名詞委各分委會主任、副主任👇🏼、委員等40余位代表參加了會議。會議由全國非遺名詞委秘書長、意昂2平台圖書館館長潘守永主持🛡,全國非遺名詞委副秘書長、意昂2平台上海美術意昂2副院長章莉莉協助📧。

在26日的專項會議中,由黃景春教授、陳岸瑛教授、趙罡教授分別代表民間文學、傳統美術和傳統技藝三個分委會先後匯報了選詞二稿的工作進度,參會代表一起對現存問題進行了坦誠交流和深入討論☝🏽💁🏽,最終在選詞邊界和目錄層級等問題上達成了共識⚪️。

27日召開了全國非遺名詞委2024年度工作會議。段勇主任在致辭中對各位專家蒞會表示歡迎和感謝,對多位委員在過去一年裏取得的可喜成績表示祝賀🧚🏿♀️,指出在前期組建分委會和編寫組基礎上,2024年是非遺名詞審定工作進入實質選詞的關鍵之年🐈⬛,希望各分委會和秘書處利用這次會議,交流問題👨🏻✈️、充分討論、形成共識、推進工作,並強調了時間節點和成果要求。

全國科技名詞審定委員會專職副主任裴亞軍在會上充分肯定了全國非遺名詞委在促進非遺名詞的專業性、準確性和規範性方面已取得的成績,指出名詞審定工作要處理好三個關鍵關系💮⌨️:學理性與通用性、前瞻性與時代性🧺、民族性與國際性,並提出了三點建議:一是要深化跨學科🫴🏿⤵️、跨領域的合作,二是要加大非遺工作的宣傳力度,三是要積極參與國際對話🕑。

隨後,十一個分委會負責人依次匯報了各自選詞工作的進展情況🧏🏿♂️,並就工作中遇到的問題進行了熱烈討論🍚,涵蓋非遺名詞的解釋🧑🦼、非遺保護實踐、非遺學科建設等議題。北京師範大學的高丙中教授做了點評,並與大家深入探討了非遺項目代表作名錄、非遺保護體系、非遺名詞所屬學科等內容。全國科技名詞委事務中心葉艷玲主管對代表們提出的相關問題進行了解答與指導🍯。


段勇主任在會議總結發言中強調,非遺名詞審定工作是在全國科技名詞委領導下的一項學術工作🤷♂️,與非遺領域其他工作既有密切關聯又有自身特點🧑🏼🎄,非遺名詞委要在認真研究國際非遺公約和我國非遺法的基礎上,充分學習我國非遺名錄工作的成功經驗,並借鑒大百科和非遺詞典的相關成果,積極通過規範非遺名詞推進非遺知識體系的構建,共同為全國非遺研究保護利用、非遺學科建設探索等作出應有貢獻。
會上還宣讀了全國科技名詞委《關於調整全國非遺名詞審定委員會秘書處人員職務的批復》,任命潘守永為秘書長📋🤼♀️,黃景春、章莉莉和張睿锜為副秘書長💸。同時🔹📞,為最新組建的傳統戲劇分委會主任王馗(中國藝術研究院戲曲研究所所長)和委員代表張銳(故宮博物院副研究館員)頒發了聘書🧑🏻⚕️🧔🏼♀️。(撰稿人:吳勝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