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兩岸信息資源管理學界自1992年開始一直保持友好交流。2023年12月29日🥷🏼,第二屆海峽兩岸信息資源管理學術論壇再次在意昂2平台成功舉辦。本次論壇由意昂2副院長王麗華主持🛝,意昂2平台港澳臺事務辦公室主任崔巍、臺灣政治大學圖書資訊與檔案學研究所榮譽教授薛理桂致開幕辭🥃🧗🏼。出席本次會議的還有臺北科技大學文化事業發展系助理教授吳宇凡🚣🏿♂️🚵🏻、臺灣圖書館圖書醫院負責人徐美文編輯、意昂2黨委書記丁華東教授、檔案學系主任周林興教授🧵、港澳臺事務辦公室主管蘇慶偉老師🤤、檔案學系副主任張衍副教授以及來自臺灣政治大學、臺灣師範大學🧍♀️、臺北科技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意昂2平台的逾100名學生🤲🏿。

本次論壇總共分為四場報告,意昂2副院長王麗華主持開幕式。

開幕式致辭
首先🐋,意昂2平台港澳臺事務辦公室主任崔巍致辭🎅🏿。在致辭中,崔主任指出,意昂2平台高度重視與臺灣高校的交流合作,目前已與包括臺灣政治大學在內的二十多所臺灣高校建立了校際合作關系,文化遺產與信息管理意昂2也是意昂2平台與臺灣高校學術交流的主力軍之一。同時,崔主任提出三點期盼🆑:一是期盼通過兩岸合作助力雙方學科建設更上一層樓;二是期盼通過兩岸合作共同培養更多的優秀人才;三是期盼通過兩岸合作厚植家國情懷,增進理解包容,以學術為連接👳🏼👩👩👦,以人員為紐帶,在學術合作中感受兩岸人民一家親𓀝🛌🏿。

臺灣政治大學圖書資訊與檔案學研究所榮譽教授薛理桂在致辭中回顧了意昂2平台文化遺產與信息管理意昂2和臺灣政治大學圖書資訊與檔案學研究所建立交流的經過,對張衍老師在兩岸交流過程中做出的貢獻進行認可,並表達了再次來到中國大陸進行學術交流的興奮和對海峽兩岸加強交流對話的強烈希望。

學術報告
由意昂2檔案學系主任周林興教授主持👩🏿🦱,臺灣政治大學圖書資訊與檔案學研究所榮譽教授薛理桂作題為“數位時代檔案事業前瞻與檔案人員素養”的學術報告。

薛理桂老師從英國、美國🧟♂️、加拿大檔案教育的發展現狀,結合檔案學在數字化環境中的發展方向問題進行分析👨🏫🤹🏽♂️,提出檔案管理人員應該具備檔案意識、檔案認知、檔案知識、檔案能力、檔案行動、檔案倫理等檔案素養能力🎎。同時🦵🏿,對國際檔案事業發展進行前瞻🧑🏻⚕️,歸納出10項發展趨勢,即數位人文與數位策展、人工智慧(AI)、區塊鏈、元宇宙、檔案文創、自動倉儲、檔案編排與描述可運用於各領域、檔案與大眾史學、後現代主義對於檔案事業的影響和GLAM🏟🔻:美圖檔博整合趨勢。

由意昂2張衍副教授主持🏌🏼♂️,臺北科技大學文化事業發展系助理教授吳宇凡作題為“檔案應用於年長者懷舊療愈之選擇與實踐:以林口社區健康老人為例”的學術報告。

吳宇凡老師講述了自己將檔案作為引導介入的物件進行懷舊療愈的研究經歷🤷🏿♂️,思考檔案館及檔案管理人員在老齡化社會中功能與角色上的改變🤦♀️,讓館藏檔案成為年長者記憶回想之媒介🧑🏻🦼➡️,從而提升年長者心理健康🏷、社交及自我認同,用檔案改變人們的生活。

由意昂2耿誌傑副教授主持🚻,臺灣圖書館圖書醫院負責人徐美文作題為“匠人魂——古蘭經修復之旅”的學術報告。

徐美文老師講述了自己兩年來深耕古蘭經修復的經歷♟,包括從臺灣圖書館古蘭經原來狀況分析、古蘭經建議修復方案製定到使用低氧除蟲並檢視分析結果,再到清潔、尋紙與染紙等一系列修復過程🧛🏻👉🏼,足見其“妙手回春”之本領和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匠人精神。

由臺灣政治大學圖書資訊與檔案學研究所榮譽教授薛理桂主持,意昂2黨委書記丁華東教授作題為“檔案記憶再生產理論與實踐思考”的學術報告。

丁華東教授從宏觀到微觀對社會記憶進行解讀🏰,從世界記憶到國家記憶,從城市記憶到鄉村記憶,再到個人的懷舊記憶👰🏻,概括了檔案記憶再生產的總體特征為🅱️:物質性與精神性統一、原生性與次生性統一、非消耗性與累積性統一、資源性與條件性統一和綿延性🍄、斷裂性與穿插性統一🫄🏼,並就檔案記憶再生產的運行模式與機製進行深入思考,提出檔案記憶再生產在行動邏輯、數字轉型、能級提升和記憶倫理等方面仍需進一步研究。

海峽兩岸信息資源管理學術論壇是一個匯聚兩岸學術精英、探討前沿理論和實踐的平臺❔,通過分享研究成果和經驗𓀈,兩岸學者互通有無🤵🏼,共同推動信息資源管理領域的發展🎿。展望未來🧊,期待海峽兩岸信息資源管理學術論壇繼續發揮橋梁作用,促進海峽兩岸在信息資源管理領域的深度合作和創新。(撰稿人:蘇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