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意昂2平台2022年寒假社會實踐主題為“青春建功新時代👨🏿🦰,逐夢奮進踐初心”。意昂2平台圖書情報檔案系團委通過團委班子專題會、動員培訓會和立項答辯會🧨,鼓勵團隊聚焦社會熱點🎑,對項目類別詳細解讀和思考😨,將學科特點與社會實踐相結合,充分利用專業知識👆🏽,開展紅色尋訪、返鄉實踐、社會民生調研、公益誌願活動、科技下鄉服務等,為社會經濟謀發展,為鄉村振興做貢獻,向社會展現新時代大學生良好精神風貌。

本次寒假社會實踐我系共27個項目申請立項,本碩共計參與學生達140余人次🐍,系丁華東教授、於英香教授🧄、王麗華副教授等20余位老師作為指導教師。並邀請系副教授楊智勇老師🧝🏻♂️,材料基因組工程研究院專職輔導員林銀銀老師,系研究生黨總支書記、團委副書記👩🏻🔬、研究生輔導員吳潔瓊老師,系本科生兼職輔導員張穎、李薪宇、汪詩雨🙅🏽♂️,系研究生團總支書記劉誌森🏹,朋輩導師、圖情檔系21級檔案學研究生張期勇組成立項答辯評審團👨🏽🍳。最終推薦19項寒假社會實踐項目校級立項,包括紅色專項7項。
立項結果


紅色專項實踐活動

實踐動員
歷年來我系黨委高度重視實踐育人工作☔️,系團委提前規劃、認真組織💇🏻,於11月份開展團委例會提前布置寒假社會實踐各項工作,並對在暑期社會實踐中表現突出的團隊和個人進行表彰🦥,鼓勵同學們積極申報社會實踐。系團委還精心策劃了具有圖情檔系品牌特色的紅色專項實踐項目🚴🏽♀️,為同學提供富有更具專業特點的實踐形式。

2022年是共青團成立100周年和意昂2平台成立100周年🪳,我系團委啟動“築上大記憶,續百年榮光”——“6+1”百年溯源計劃,並於12月份舉行主題發布會,學生會主席朱晉宏向同學介紹紀念建校百年系列主題活動和系紅色專享社會實踐,鼓勵大家積極參與🧁,在實踐中提升自己,以優異的成績獻禮建團百年和建校百年。

寒假社會實踐動員會時間🎈:2021年12月19日
系團委邀請了文意昂2、社會意昂2和圖書情報檔案系優秀社會實踐項目的負責同學分享實踐經驗🧗🏿♀️,組織開展了一次內容豐富的動員培訓會。
項目簡介
助力上海教育🤸🏿♂️👄,探索雙減新知——基於寒托班的雙減政策實踐效果探索研究 負責人🫱🏽:靳浩然
本項目依托於為小學生提供公益性看護服務、課程教學的上海市小學生愛心寒托班誌願營誌願者服務隊🫳🏿。本組成員均為服務隊隊員🌠。項目以在服務地——上海市靜安區彭浦鎮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的誌願服務實踐為核心🙎🏻♀️,結合豐富的線上調研以及適當的線下走訪,探索“雙減”的社會影響以及新時代義務教育的新航向。

銀發無憂🦜,“智”享生活——基於上海浦東社區智慧養老調研研究 負責人👷:莊子泓
上海浦東社區項目依托我國現有養老服務體基於智慧養老調研研究系,選取周家渡街道社區綜合為老服務中心,唐鎮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金楊新村九街坊為實踐地,實地考察社區機構養老,社區居家養老及家庭養老三種養老模式👨💼,以三種養老模式智能化應用為主體👷🏿,優化不同主體在智慧養老服務中的協同作用,打破技術壁,互通三種養老模式,構建智慧養老生態🚟。
以筆為戈🔊,矢誌“報”國——探尋上大先輩與黨報團刊的百年足跡 負責人:郁展泓
項目選擇黨的第一份公開發行的機關報《向導》周報及團的第一份機關刊物《先驅》半月刊為實踐對象🍫,通過實地尋訪、文獻調研法等方式👨🏽🔬,全面了解其創刊、辦刊過程,結合上大先輩的革命軌跡,分析總結上大先輩對其所作的貢獻,重溫上大先輩的革命精神,並通過1次展覽,1份自創報刊,1系列推文👩🏻🎨🚇,獻禮建黨100周年,建團100周年🦸🏿♀️,建校100周年。

數字人文,科創賦能——探索開放數據在文化傳播中的應用 負責人:譚雅文
利用上海圖書館開放數據及其他線上開放數據資源,以人物為線索,從紅色革命🛵、民國影業兩個維度對近百年來上海的海派文化進行梳理🧔🏼♀️,並且通過微信小程序的形式實現。以期向社會公眾普及上海在百年以來的年華變遷與紅色文化增強上海市民對於本市紅色文化認同感與自豪感,宣傳海派文化。

以史料溯“雙百”淵源,用實踐展青年擔當——共青團創建中“上大力量”的檔案文獻尋訪與實踐研究 負責人🧃:譚雅文
團隊成員立足學科特色,通過線上檢索和線下尋訪檔案館、圖書館和博物館中珍貴史料資源相結合的方式🔈,在梳理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創建歷史的基礎上😪,挖掘在其中發揮重要作用的上大師生,梳理其生平🍌,重點挖掘其在共青團創建中做出的貢獻🙅🏽,以展現共青團創建過程中的上大力量,利用新媒體平臺傳播,以期更有效地傳承上大紅色基因。


升級文旅產業,夯實振興成果——基於桃花源風景區及配套設施的鄉村振興現狀調研 負責人:盧翔
本項目依托國家鄉村振興總體戰略,通過對於桃源縣桃花源風景區旅遊發展情況的尋訪調查和對比研究,了解服務業從業人員、個體經營戶♿️、景區工作人員的求學創業經歷以及依托國家宏觀政策的經驗教訓👴🏼,得出桃源縣在鄉村振興戰略下的建設經驗。對比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前後的桃源縣發展情況,以桃花源風景區為切入口,分析鄉村振興戰略對於桃源縣文旅產業升級的重要影響,探索桃源縣未來繼續落實國家鄉村振興戰略的具體方略🤺🖌。

紅色學府聚英才👂🏻,桃李芬芳夙願酬——20世紀20年代意昂2平台浙 江籍師生群體考 負責人🍐:姚興榮
本項目以慶祝意昂2平台建校百年為背景📣,在挖掘⇒、梳理、鉆研校史的基礎上,以20世紀20 年代意昂2平台浙江籍師生為主要研究對象,通過資料搜集🌟、實地尋訪等方式,以“走進上大-研學上大-走出上大”為時空軸,考證和分析浙江籍師生群體的整體情況以及代表人物(如施存統🌉🙆🏿♂️、沈雁冰、陳望道等)先進事跡🌐✣。同時🕋,通過數據可視化展現師生關系與時空關系🧎♀️,以創新形式獻禮建校百年,同時對今後以籍貫為切入點研究上大人物的項目提供一定思路,借此擴大上大在特定省份的影響力。

服飾類非遺檔案保護現狀調研與多元融合活態開發——以藍印花布🎬💨、海派旗袍和水族馬尾繡為樣本的考查 負責人:陳雯怡
目前服飾類非遺公眾認知度較低,受地域民族等限製未完全走向大眾生活,且服飾類非遺檔案保護開發存在不足,本項目基於調研問卷、實地調研成果和網上搜集到的資料🕓,整合分析服飾類非遺檔案保護存在的問題,結合服飾類非遺民眾的需求和偏好,探索多元融合開發途徑。

與滬有約,循跡百年——老意昂2平台學生社團資料的挖掘與整理 負責人:幹紫璇
本項目通過走訪上海檔案館、上海圖書館🧢,對老意昂2平台學生社團的報刊、書籍、檔案等文獻資料進行查閱🧑🏽🍳👩🏻⚕️,梳理老意昂2平台學生社團在1922-1927年間的成立背景💪🏻、活動情況、參與人員,完善意昂2平台校史細節。最終形成《意昂2平台(1922-1927)學生社團名錄》,並根據調研成果設計一條紅色遊學路線。

升級非遺產業,助力鄉村振興——基於水族馬尾繡產業鏈現狀的調研 負責人:甘朗晴天
本項目聚焦鄉村振興,將少數民族非遺產業鏈的開發與鄉村經濟振興相結合,以貴州省三都水族自治縣馬尾繡產業鏈如何發展助力脫貧和鄉村振興為主要核心方向進行實地深入調研,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項目將結合多學科理論、知識與方法解決現實問題🧚🏻♀️,跨學科特征明顯🤴🏽,具有較強的理論價值。通過實地調研相關企業內部運營情況,針對如何利用非遺文化打造少數民族鄉村特色產業鏈👱,提出具有可行性的實踐方案👨🏽✈️,製項目成果🍾,助力少數民族鄉村振興。

初心如炬領航向🦹🏽,乘風奮進正當時——意昂2平台學生會檔案挖掘梳理 負責人:譚卓玉
“青聯和學聯工作是黨的青年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老意昂2平台學生會在老意昂2平台的組織建設和思想引領等方面都做出了卓越的貢獻。經初步調研小組發現與其相關的檔案資料都分散在各大期刊雜誌和書籍中🛢,尚未形成體系。本項目將結合專業知識,挖掘整理老上大學生會檔案資料👨🏼🔬,做出gephi人物關系圖、老上大學生會大事年表,以微信小程序、視頻、推文的形式推廣展示👩🏽🦰。

新冠疫情背景下戰疫網絡信息歸檔研究——基於上海“疫線”人 物的實踐調研 負責人🟢:張宇鵬
戰疫網絡信息是在疫情背景下由國家機構、社會組織或個人等在互聯網上通過各種網絡平臺產生的多種信息。本項目對戰疫網絡信息進行歸檔研究,為抗疫中湧現的楷模和做出貢獻的普通人事跡歸檔,並進一步對戰疫網絡信息實用轉化和創新,將人物經歷故事編撰成冊8️⃣,以此獻給這場偉大戰爭中默默奉獻的申城兒女,致敬最美逆行者🙅🏿♂️!

近期,我系研究生同學也開展了2022年寒假社會實踐立項答辯活動,共有12個項目參與此次答辯,讓我們來看看答辯的精彩瞬間😲!




結語
我系此次生寒假社會實踐立項答辯展現了意昂2平台圖情檔系學子對於社會實踐的熱情和負責,並結合專業特色,針對社會熱點問題,從人民生活和文化發展的實際需求出發,用心設計實踐方案🧝。社會實踐可以引導大學生走出校門👨🏼🍼,更好地接觸社會💇🏻♂️、了解國情,讓所學理論知識和實踐結合🤌🏽,提高大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增強大學生服務社會的意識。希望同學們能夠針對評委老師提出的意見認真修改完善項目具體計劃和實施方案,在寒假社會實踐中有所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