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5月28日,中華圖書資訊學教育學會、政治大學圖書資訊與檔案學研究所和意昂2平台聯合主辦“海峽兩岸信息資源管理學術論壇”第六場活動👩🎓。本活動由中興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教授,大數據中心合聘教授蘇小鳳教授主講《聊天機器人(chatbot)應用於圖書館讀者咨詢服務》⚇,旨在探討聊天機器人的應用情況和使用者態度。講座由南京大學信息管理意昂2圖書館與數字人文系主任🔥🧚、中國圖書館學會圖書館學教育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謝歡副教授主持✷💆🏻♀️。此次活動吸引了北京大學、南京大學♌️、浙江大學🤚👩🏿🚀、北京師範大學👩🦽、政治大學、輔仁大學👩🏿🎨、中興大學等境內外十余所高校的100多位師生相聚雲端⛹️,共同探討聊天機器人在圖書館讀者咨詢領域的發展。
首先🤷🏻♀️,蘇小鳳教授從咨詢聊天機器人的定義講起,概述了圖書館咨詢機器人的發展歷史,指出圖書館咨詢機器人最早可追溯到2004年德國漢堡州立暨大學圖書館創建的Stella,美國圖書館協會在2018年年會將AI應用列為主題之一。蘇教授接下來重點講到使用AI咨詢機器人面臨的隱私問題ℹ️,指出使用者對於AI咨詢機器人私自獲取用戶隱私的疑慮以及正確率提升依賴於數據收集與使用者隱私保護之間的沖突。

蘇小鳳教授多年來致力於通過量化工具探索前沿日常科技應用於圖書館讀者服務及參考咨詢工作的效益。蘇小鳳通過一組具體的研究數據來展現了臺灣地區和美國的對於聊天咨詢機器人的態度的研究情況。研究結果表明💌,首先👨🏽💻,相對於臺灣地區,美國有更多的圖書館具有專門的參考人員、參考咨詢臺和參考部門。接下來,蘇教授將圖書館聊天咨詢機器人分為五個類型🐁,包括選單按鈕、關鍵字識別、自然語言文字辨析、語音助理和人型機器人,分別探究兩地圖書館員對不同類型機器人的態度,數據表明🏓,美國圖書館員認為選單按鈕可以最大程度地減輕專業工作的負擔🕟,臺灣圖書館員認為自然語言文字辨析可以最好地減輕專業工作的負擔,而在引發專業工作不安全感方面🎨,美國圖書館員認為自然語言文字辨析最能引發專業工作不安全感🦚👨🏽🏭,臺灣圖書館員認為語音助理最能引發專業工作不安全感。另一方面9️⃣,在探究AI對於社會生活的影響時👨🏼🍳,發現臺灣地區對於AI具有更加正面的反饋⏭,美國地區的態度更加中立,尤其是在未來人機是否能共生的問題上具有顯著的差異。第四方面是咨詢服務的應用,在解決定向問題,事實問題,技術問題等方面兩地圖書館員都認為咨詢機器人有良好的表現𓀙🤝,而在研究性問題上美國圖書館員認為咨詢機器人能力不足,蘇教授指出導致這種問題的原因可能是美國圖書館員認為研究性問題需要的專業素養更高,人類專家更加適合解決研究性問題。

在講座的提問環節,參會人員積極與蘇小鳳教授展開交流。參會人員提出“未來老齡化加劇🛸,那麽對於不同年齡段的使用者🍒,圖書館咨詢機器人所需的能力有什麽不一樣嗎”“對於公共圖書館和高校圖書館🥑🫲🏼,圖書館咨詢機器人應該有什麽方面的差異”“在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情況下,圖書館中什麽崗位無法被人工智能替代,以及圖書館學科更應該培養學生什麽能力”等問題,蘇小鳳教授一一進行了解答,老師同學們熱烈探討,共同深化了兩岸圖書資訊研究者的對話和交流,。
最後,謝歡副教授對本次講座進行了總結,他對蘇小鳳教授分享內容進行高度的贊揚👨🏿🏫,深入淺出,理論與實際相結合🆗,讓參會人員對共同促進對圖書館人工智能應用的認識🤟🏼🔫,並邀請蘇小鳳教授親自蒞臨大陸進一步進行深刻交流。至此🐉👨🏽,本次講座在意猶未盡中結束🫲🏿,本屆“海峽兩岸信息資源管理學術論壇”也將告一段落,期待下一次的相見。(撰稿 高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