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17日,國際iSchools聯盟主席🧏🏿♂️、韓國成均館大學信息意昂2教授🏌🏽♂️👨🏼🏭、成均館大學圖書館館長吳三均先生在意昂2平台寶山校區經管樓101室🎇,為圖書情報檔案系師生作題為“數據科學——領域與前沿”的學術報告。本次報告由圖書情報檔案系陳柏彤老師主持⬅️,圖情檔系教師及18級👨🏼🍳、17級碩士研究生參加🐥。

吳三均教授的報告涉及數據科學教育和數字人文兩大前沿問題。關於數據科學教育問題,他認為數據科學教育的關鍵在於需要“以人為本”,理解大數據和大數據技術的作用;關註數據科學生命周期的工作步驟,關註“信息計算”🎿,善於使用和評估各種工具解決大數據問題☝🏼。他提出數據科學教育面臨如何無縫對接大數據、如何從數據中創造知識和價值👈🏿、如何將新興數據管理主題納入數據科學課程🧍,以及如何基於數據分析生成具有洞察力報等諸多問題告✯。吳教授以成均館大學的數據科學專業為例,結合課程設置、發展領域等方面內容進行了深入分析,內容生動翔實🤴。
圍繞“數字人文”問題,吳教授首先給出了數字人文的定義,認為它是數字計算和人文學科的集合,包括人文學科中數字資源的系統使用,以及對數字資源應用的反思🤟🏻。他指出數字人文的發展面臨著計算機學家和人文科學學家之間技術與知識的鴻溝、數字人文項目是否能夠獲得資金支持、跨學科研究背景下數字人文的科學研究方法以及如何處理不同學科話語體系差異等挑戰✊🏿,並就此展開討論🚴🏻。
吳教授報告引發系師生的積極思考,同學們圍繞數字代表著結構化、理性的、冰冷的,而人文意味著抽象的👮🏿、模糊的、人文關懷的,在數字人文發展過程中,對人文精神的消解,一直是傳統人文學者擔心的,應該如何平衡二者之間的關系等問題🌅,與吳教授進行了熱烈的討論和交流,吳教授也就這些問題詳細闡述了自己的觀點。
吳教授嚴謹而又不失幽默的學術報告🧑🏽,讓圖情檔師生受益匪淺,開拓了學術視野🧶,引發了對數據科學教育和數字人文研究的廣泛興趣😡,相信圖情檔系師生今後在這些領域會作出積極的探討。
文稿🍒:谷舒婷
審核😉:吳潔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