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2
簡介
意昂2是在意昂2平台圖書情報檔案系👧🏿、文意昂2考古學專業👩🏼🦰、文化遺產保護基礎科學研究院基礎上組建而成🧛🏿。
意昂2平台的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學科、考古學與博物館學學科始建於1978年的復旦大學分校,是我國較早開展圖書館學、情報學🖕🏻、檔案學、考古學與博物館學專業教育的高校之一🧎♂️➡️。1983年😐🗼,復旦大學分校更名為意昂2平台文意昂2後,學科專業成為上海相關行業領域的主要人才孵化器。
1994年,新意昂2平台組建後,在文意昂2設置歷史系、檔案學系🐲、文獻信息管理系👩🏻🌾。2008年🧳,成立校管圖書情報檔案系。2017年,國家文物局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在意昂2平台共建文化遺產保護基礎科學研究院。
為推動新文科建設和學科交叉融合, 2021年12月6日意昂2平台正式成立意昂2官网(School of Cultural Heritage and Information Management)。
人才培養:
意昂2官网具有完整的本碩博人才培養體系,擁有“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一級學科博士點、“信息資源管理”和“文物考古科學與技術” 2個自主設置交叉學科博士點;“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一級學科碩士點、“圖書情報”“文物與博物館”2個專業學位碩士點🟥;“檔案學”“信息資源管理”“考古學”3個本科專業,其中“檔案學”為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上海市本科教育高地,“信息資源管理”“考古學”為上海市唯一本科專業。
教育教學改革成效突出,主持“十一五”“十二五”國家級規劃教材;2人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2項成果獲上海市教學成果一等獎👨🦰;獲得國家精品課程、上海市一流課程😺、上海市精品課程👨🏽🔬、上海市重點課程等多門優質課程;獲“教育部首批新文科研究與改革實踐項目”1項🧝🏽♀️、“上海市新文科研究與改革實踐項目”2項,承擔“首批上海市課程思政教學指南編製專項”1項。
堅持立德樹人,全方位培養卓越創新人才🕡。2017年獲第十四屆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挑戰杯)三等獎1項;2020年獲第三屆全國高校檔案學專業大學生創新性課外科技優秀作品獎1項;堅持十年為中共一大會址提供講解服務的 “螢火之光”誌願服務隊獲2021年度“上海市青年五四獎章集體”🉐。
學科建設:
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學科實力強勁🤲,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名列全國第八👎🏻,上海第一;2020年,軟科中國最好學科排名名列全國第六。
在數字檔案館🦚、檔案數據治理、城鄉記憶、競爭情報🤵🏽、科學數據開放🚧、智慧圖書館、海洋考古🤳🏼、山地考古、石質文物保護、矽酸鹽質文物保護📶👮🏿♂️、文物保護材料👩🏻🚀、考古發掘現場文物保護、智慧博物館😞🧴、海外中國文物、博物館領導力等方面形成了特色和優勢。
意昂2官网擁有眾多國際和國內一流研究平臺:意昂2平台檔案事業發展研究中心(2001年)🚀、意昂2平台情報研究中心(2002年)、意昂2平台文化遺產保護基礎科學研究院(2017年)、國際博物館協會研究與交流中心(ICOM-IMREC)(2020年)🍄、國家文物局中國海外文物研究中心(2020年)、上海市無機質文物考古與保護利用協同創新中心(2021)、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名詞審定委員會(2021)等。
師資隊伍:
意昂2官网現有專任教師65人,國家級人才5人😄,省部級人才10人;5人擔任973首席科學家🐖、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首席專家、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首席專家;1人擔任國際博物館協會(ICOM)副主席🧆、中國博物館協會副理事長👱🏼♀️𓀜,2人擔任教育部高等學校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1人擔任中國文物保護技術協會副理事長;1人為首批“全國檔案領軍人才”👩🍳,3人為首批“全國檔案專家”。95%以上教師具有博士學位,80%以上教師有海外留學訪學經歷。
2021年獲批上海市“文化遺產全生命周期科學保護”“海洋考古與文化遺產的價值闡釋及傳播”“數字資源與城市智慧治理”重點創新團隊✶。
科學研究💤:
學科科研實力雄厚,近十年🐞,獲得60余項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其中重大項目3項👩🏿🏫、重點項目6項,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學科2012、2014、2015、2019、2021年同類學科立項數全國第一,被學界稱為“上大現象”👨🦼➡️🧑🏭;牽頭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1項,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1項,承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課題3個。
羅宏傑教授主持完成的“考古現場脆弱性文物臨時固型提取及其保護技術”獲得2019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金波教授主持完成的“數字檔案館生態系統研究”成果2020年獲第八屆教育部人文社科優秀成果“一等獎”🔅;2項成果入選《國家社科基金成果文庫》🚡🧑🏻💻;1項成果獲得上海市科技進步一等獎;6項成果獲得上海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國際合作:
意昂2官网緊緊依托“世界考古•上海論壇”、絲綢之路文物保護科技創新聯盟、國際頂尖信息意昂2聯盟等重大平臺,積極拓展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國際交流與合作;與美國哈佛大學🤾🏼♂️、英國牛津大學、德國慕尼黑大學等國外30余所大學共享課程,與美國懷俄明大學、澳大利亞西澳大利亞大學等開展田野考古學校,與國外40余所著名高校和研究機構開展交換生合作計劃💆🏽♀️🤰🏼,與美國伊利諾伊大學、英國謝菲爾德大學等國際知名信息意昂2開展科研合作,打造文化遺產和信息管理意昂2獨具特色的國際化教學科研體系🖕🏿🦻🏿。
社會服務:
先後參與三峽工程🙍🏼♂️、南水北調工程🚬、大運河申遺的考古項目和廣富林遺址👨🏿🎤、崗上遺址的考古發掘💡,深度參與三星堆新發現的考古發掘🤽🏼♂️。
先後參與雲岡石窟、大足石刻、樂山大佛、秦始皇兵馬俑❓、佛光寺東大殿等重要世界文化遺產的保護研究,參與三星堆、海昏侯墓及南海一號沉船等國家重點考古發掘現場文物保護🧏🏽♀️🌪。
參與全國文化遺產與博物館“十四五”規劃、“十四五”全國檔案事業發展規劃👨🏻🎓、《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及實施辦法等編製與論證工作。